Friday, March 23, 2018

第一次作業 ( 我國設計美學法則的運用與練習 )

學生:羅來成
班級:四建築室內組二A
學號:B10533326
指導老師:楊裕富教授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我國設計美學精華

      1. 位序主從
      2. 陰陽調和
      3. 氣韻生動
      4. 布局成勢
      5. 文化符碼:意義與象徵符號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  • 傳統工藝
圖片來源:張敬藝術館攝

作品:同心協力  III

作者:國寶級雕刻藝術家 - 張敬

感念臺灣人民十九世紀年代,生活刻苦耐勞、勤儉奮發、相愛互助的精神;其最具代表性的是當時的交通工具「牛車」,人與牛在惡劣的山路險地中,自然而出的奮勇共患難、同心協力的精神,真是令人感動!故作者將此生動感人的典故畫面,刻晝出獨創風格的「同心協力 III」

  • 傳統繪畫
圖片來源:雲科大圖書

主題:爭艷
作者:林東儀
媒材:彩墨





這種繪畫是已經很常見到的一種傳統繪畫,在中國繪畫藝術在漫長發展歷程中所形成的舉世聞名的三大畫科:山水、人物、花鳥畫,各有其獨立的歷史沿革、畫風畫派及大師名作。其中花鳥畫是三大畫科中最擅長於託物言志的一科。以其借物抒情、天人合一的審美趣味,表現了人、自然、藝術和諧統一的最高境界,而形成悠久輝煌的歷史。花鳥畫所表現的正是心靈與自然的完全合一,最心靈化的藝術,超越自然又最靠近自然。

  • 傳統建築
圖片來源:2015年我在印尼時攝


三保洞(印尼語:Kelenteng Sam Po Kong),也稱三寶洞或三寶廟,是印尼三寶壟最古老的中國寺廟建築群,最初由明代航海家鄭和建立。三保洞建築群包括五座主要建築,由中式建築和爪哇風格組成。五座建築包括歷史最久的三保大人和土地洞、船舡爺廟、鐵錨廟和福興廟,佔地面積3.2公頃。土地洞位於建築群北入口大門內,供奉了土地公。緊鄰土地洞的是船舡爺廟,供奉了王景弘的棺槨。這裡常被用於祈求生意上的順利。在船舡爺廟以南是供奉有鄭和像的三保洞大殿以及殿後的三保洞。在2002年修繕前,三保洞大殿一邊長約16米,修繕後長約34米。洞中有一個祭壇,用於求籤;祭壇下是三保井,傳說中永不干涸且包治百病。再往南是鐵錨廟,供奉有鄭和船隊使用的鐵錨,用於祭祀犧牲的船員。最南端是福興廟,供奉鄭和使用過的關刀。

1.  位序主從
       我認為這個傳統建築是利用合院的法則來做基本造型。

2.  陰陽調和
       這個寺廟的裝飾很多的造型就是有龍這個因素而且有有 
        機的感覺,配合了整個寺廟的式造型,比如柱跟梁會
       產生了很有趣的效果。

3.  氣韻生動
       當時儘管其最初建立時是為了伊斯蘭教的禮拜使用,現
        在佛教等其他宗教的活動也會在此地舉行,其使用者也
       包括漢族和爪哇族等多個種族。

4.  布局成勢
       配置上可以看得到建築物四面都是圍牆然而裡面因為圍
        牆的關係就製造中間的庭院。

.  文化符碼
       我一直認為寺廟是一個很重要的中國傳統文化的符碼,
        因為很多寺廟應用傳統建築的因素為主要的造型。而且
        裡面還收納了很多傳統的生活方式,譬如拜神,等。

三保洞廟手繪圖


以下是從網路上抓下來的圖:

三保洞廟基地圖

三保大人平面圖


三保洞廟平面圖
船舡爺廟平面圖

三保洞廟屋頂透視圖


三保洞廟影片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